骨料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跑偏是常见的故障问题,可能导致皮带磨损、物料洒落甚至设备损坏。要有效预防跑偏,需从机械结构、运行参数、日常维护等多方面采取系统性措施,具体方法如下:
### 一、优化机械结构设计
1. **调心托辊的合理布置**
在皮带输送机中部和易跑偏位置安装调心托辊组,其自动纠偏功能可实时调整皮带偏移。建议每隔10-15组普通托辊布置一组调心托辊,并确保其回转架转动灵活。
2. **滚筒与托辊的安装**
头部驱动滚筒和尾部改向滚筒的轴线需与输送机中心线垂直,安装误差应小于滚筒长度的0.5‰。所有托辊的轴线应与皮带纵向中心线垂直,平行度误差不超过2mm/m。
3. **双螺旋张紧装置调节**
采用液压或机械式张紧装置,保持皮带两侧张力均衡。张紧力不足会导致皮带松弛打滑,过度张紧则会加速磨损。建议通过张力传感器实时监测,维持张力在设计值的±10%范围内。
### 二、控制物料装载与分布
1. **进料口导流优化**
在落料点加装导料挡板和缓冲托辊,确保物料沿皮带中心线均匀下落。导料槽宽度应为皮带宽度的2/3,避免边缘冲击造成偏载。
2. **积料清理与平衡监测**
定期清理滚筒和托辊表面粘附的骨料,防止局部直径差异引发跑偏。可采用自动刮板装置,并结合红外线检测仪监测皮带载荷分布,偏差超过5%时触发报警。
### 三、智能化监测与维护
1. **跑偏传感器的应用**
在皮带两侧安装光电式或机械式跑偏开关,当皮带偏移超过带宽的5%时自动停机,并通过PLC系统联动纠偏装置进行位置修正。
2. **定期校准与预防性维护**
每周检查滚筒、托辊的磨损情况及转动灵活性,更换径向跳动超过1mm的部件。每季度使用激光对中仪检测全线设备的同轴度,调整偏差超过3mm的支撑结构。
### 四、环境适应性改进
对于露天作业的输送机,需在机架两侧加装防风导流板,减少侧向风力影响。在温差较大地区,应选用抗拉强度高、热稳定性好的钢丝绳芯皮带,避免因热胀冷缩导致形变跑偏。
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应用,可显著降低跑偏发生概率。实际应用中需结合设备型号、工况特点制定维护计划,并根据运行数据持续优化参数,才能实现输送系统的稳定运行。